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庞珂 通讯员 丁玺)“我们学校目前教学楼功能齐全,餐厅干净明亮,社团活动缤纷多彩,真是办在家门口的一所好学校。”近日,新春开学第一天,河南省郸城县汲冢四中九年级学生张紫涵走进焕然一新的校园脸上挂满笑容。

郸城县把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摆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该县坚持实施“乡村学校振兴”工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全力推动城乡教育体系建设纵深发展。

近两年,郸城全县投资5.7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2所,增加学位9300个;投资693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66套;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达到148所,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78所,结成教育集团63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让更多孩子实现“就近上好学”的愿望。郸城县汲冢四中的美丽嬗变正是该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缩影。

“面部识别已成功,请快速通过。”防范欺凌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校长、宿管、班主任都能接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如今,走进郸城县汲冢四中,处处彰显着“智慧”的信息,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得到全面升级。“这主要得益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日常管理工作高效便捷,让管理者轻松省心不少。”该校校长姚云林说。

郸城县在夯实教育发展“硬件”,优化升级办学条件同时,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促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办好让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学校,该县全面移植县域内名校教育资源,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推动全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促,全县成立以郸城县第五实验中学为集团总校的教育集团63个,以汲冢四中为集团分校的集团内成员学校227所,占全县中小学的68%,受益学生8.79万余名。

“总校派来的教师理念新、课堂高效。”郸城县第五实验中学汲冢校区从之前的200余人,到现在的1200余人,招生人数大大提高,集团化办学模式为这所地处乡村的中学注入了活力。

为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县域内全面实行县管校聘,统筹教师科学配置,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系统人”,实行教师交流轮岗,乡村校长、教师进城跟班学习,引导城区骨干教师到乡村任职任教,激发教师队伍活力。2024年,交流轮岗教师275人,跟班学习100余人。为提升教师能力,该县建设“1+1+1+N”教研模式,即每一门学科1个专职教研员、1个兼职教研员、1个学科名师工作室、N个学科教师,开展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联盟教研、优质课大赛,持续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全县每年投入师训经费1000多万元,培训各类教师8860人次,评审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5人。此外,该县还通过送教下乡、联盟教研、“青蓝工程”等,实现优质师资共享,促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科学规划,聚焦内涵,缩小差距,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郸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广锋表示。

庞珂 丁玺

惠学吧:分享幼小衔接,亲子教育,中小学学习,高中高考,考公考研,职业技能提升,生活兴趣,网创营销等资料,网盘下载!

推荐:只需¥199 充值开通(终身VIP会员)就可以终身免费下载学习全部资源,非常超值!点击开通VIIP

本内容由网友收集整理提供感谢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搞; 2、如有版权问题,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3、所有支付金额视为捐助行为,所以不支持任何理由退还,有问题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