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先莹)“红安绣活”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是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技艺,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实验小学构建“红摇篮”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将“刺绣”纳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尚美课程,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艺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让美育之花香满校园。

湖北红安:“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浸童心第1张

“红安绣活”国家级传承人刘寿仙在实验小学太平校区指导孩子们刺绣。学校供图

湖北红安:“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浸童心第2张

“红安绣活”国家级传承人刘寿仙在实验小学太平校区指导孩子们刺绣。学校供图

湖北红安:“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浸童心第3张

“红安绣活”国家级传承人刘寿仙在实验小学太平校区指导孩子们刺绣。学校供图

程墨 刘先莹

惠学吧:分享幼小衔接,亲子教育,中小学学习,高中高考,考公考研,职业技能提升,生活兴趣,网创营销等资料,网盘下载!

推荐:只需¥199 充值开通(终身VIP会员)就可以终身免费下载学习全部资源,非常超值!点击开通VIIP

本内容由网友收集整理提供感谢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搞; 2、如有版权问题,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3、所有支付金额视为捐助行为,所以不支持任何理由退还,有问题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