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媚)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青少年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锦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深化跨区域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科创能力。

“内地不少科技教育已形成‘高校+企业+中小学’的体系,但与港澳地区尚未形成有效联动,同时港澳青少年对内地科技成就以及大湾区协同创新成果认知不足。”因此,黄锦辉建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教育资源协同平台。

一方面,强化内地原创科技工具的应用示范,在学界推广小程序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比如,香港已有70余所中小学通过小程序教育平台开展编程教学,其双语界面和简易代码特性可有效衔接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黄锦辉说。

黄锦辉认为,香港教育体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而内地先进科技产品则在技术深度和创新性上别具优势,应开发融合本土特色的科创课程体系。比如,设计“小程序+航天科技”“小程序+文化传承”等主题课程,增强港澳青少年对国家成就与文化的认知认同。

同时,建立大湾区实验室与基础教育互通机制。黄锦辉建议,推动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港澳中小学建立“科普教育接口”,整合大湾区11个城市的科研设施、企业创新中心及科普基地资源。“比如,建立‘湾区科创护照’积分系统,学生通过开发小程序解决如旅游导览、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城市问题,可兑换实验室参访权益。”黄锦辉说。

黄锦辉还建议推动大湾区STEM教师资源融合发展,搭建大湾区STEAM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善用“姊妹学校”等成熟体系,促进资源互通和深度协作。

欧媚

惠学吧:分享幼小衔接,亲子教育,中小学学习,高中高考,考公考研,职业技能提升,生活兴趣,网创营销等资料,网盘下载!

推荐:只需¥199 充值开通(终身VIP会员)就可以终身免费下载学习全部资源,非常超值!点击开通VIIP

本内容由网友收集整理提供感谢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搞; 2、如有版权问题,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3、所有支付金额视为捐助行为,所以不支持任何理由退还,有问题请联系客服。